新闻中心
松材线虫病又名松树萎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树毁灭性病害,是目前对我国森林危害最严重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自1982年以来,该病在我国迅速传播扩散,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危害程度逐渐加深。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17省(区、市)、718个县级行政区、5479个乡镇级行政区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疫情发生面积2713.82万亩,病死松树数量1947.03万株,严重威胁我国松林生态系统,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松材线虫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病原线虫,属蠕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滑刃总科伞刃属。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它是造成我国松林大面积死亡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今天的科普课堂松材虫害防治就为大家详细讲解松材线虫的形态学识别鉴定。
一、观察目的
通过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显微鉴别是诊断松树萎蔫病的关键环节,主要依靠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为松树萎蔫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二、核心观察要点
1. 体型与运动
虫体形态:细长圆柱形,体长0.6-1.0mm,直径约15-20μm(需400倍以上放大)。
运动方式:活体样本呈快速扭动状,死亡后伸直(需区分活体与固定标本)。
2. 关键解剖结构
口针: 尖锐突出,长约12-15μm (穿刺植物细胞的关键器官)
中食道球: 卵圆形膨大结构 ‘ 典型鉴定标志(区别于其他线虫)
尾部 : 末端尖锐,雌虫尾端略弯 (性别区分依据)
生殖腺 :雌虫卵巢单管状,雄虫交合刺发达 (繁殖能力判断 )
3. 病理特征
体内可见共生细菌(如Pseudomonas)形成的黑色颗粒物。
受感染松树组织样本中常伴随蓝变菌(Ophiostoma)菌丝。
三、操作流程与技术要点
1. 样本制备
活体提取:从病木韧皮部切取薄片,贝尔曼漏斗法分离线虫。
染色增强(可选):
酸性品红(0.1%)染色5分钟→虫体消化道深染,结构更清晰。
乳酸甘油透明处理→提高角质层透明度。
2. 显微系统配置
基础观察:正置生物显微镜(400×-1000×),微分干涉差(DIC)镜提升对比度。
成像建议:CCD相机拍摄动态视频,捕捉运动特征。
四、典型鉴别图谱
松材线虫 vs 拟松材线虫(B. mucronatus)关键区别:
松材线虫:尾端尖细微弯
拟松材线虫♀:尾端具明显尾尖突(mucro)
2. 雄虫交合刺:
松材线虫:交合刺远端呈"鸟喙状"弯曲
拟松材线虫:交合刺直线型
五、应用价值
早期预警:单条线虫检出即可启动疫区隔离(传播媒介: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墨天牛属天牛,在我国最重要的是松墨天牛,东北地区主要为云杉花墨天牛。松墨天牛的传播效率zui高,据报道,松墨天牛平均携带松材线虫18000条,最多携带高达289000条,它是亚洲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
其它还有人为传播,带有松材线虫和传播媒介的病材、病枝及其加工品(如板材、包装箱、电缆盘等)通过人工、运输工具等搬运到另一地区。这种传播方式不受自然屏障限制,而且速度快,是zui主要,也是zui危险的传播方式。
联系我们
上海蔡康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上海市嘉定区顺达路98弄南翔现代企业园41号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扫一扫 更多精彩
微信二维码
网站二维码